sonia

谢谢。

电影铺展得有条不紊,像普通的家庭电影一样,人物的设定和矛盾的埋伏,像一杯没尚未开叶的茶,什么味道都还静静酿着。

晨跑、叫三个女儿起床,每周日的家庭会餐,每个场景都似有寓意地给了重复。家珍是有牺牲的意识的,嘴上是家,可观众都看出来了,家里即便有山珍海味也是灌不满她那“饕餮”的心,其实家倩和家宁又何尝不是——饮食“男女”,是同“饮食”平起平坐的大欲啊。

故事转机在温叔叔的离世,他在台北圆山饭店离世的那一幕,导演拍得没有顾虑。我理解的这幕,是尊重,是回归,是温叔叔们的“圆寂”。紧接着的是家宁突如起来的怀孕和家珍与道明不可思议的结婚,都无法让朱爸不伤春悲秋。家,恰似满着的池子游走了鱼,水显得少了,再怎么都荡不起来,并且少了鱼也少了生机,是怎么填都填不满的空虚。朱爸站在家门口,无言望着女儿们的离开, 那画面是天底下所有作儿女见了都要鼻酸的。导演也不放大了演,似乎显得有些草率带过——这也是这电影吸引人的地方,因为它真实,贴近生活,朱爸心里再如何翻江倒海,再如何五味陈杂,告别终究是短暂的,而感受呢,是绵绵无绝期的,是给观众再回头想的。

到现在即便茶叶开了,味道也不是一股劲地爆发,没有期待的冲击味蕾的力量。眼泪流下也只是慢慢地倾泻。

片头的那几分钟看了两遍,还是觉得不过瘾。喜欢这电影或许有一半来自于欣赏和钦佩朱爸对于美食的认真,对美食的执着。那只拿斧子在桌子上劈开的叫花鸡,劈得那一声声,震得我眼皮跟着眨,“这只鸡该杀”。不得不说,朱爸是真真正正的美食家和生活家,被劝不要辞职时候说的那句——到台湾这么多年,各种菜色早已经川流入海自成一派了,以及翠盖排翅改龙凤呈祥那表扬,大抵藏的是艺术家们心中“东逝水”“到底是今不如昔”的感慨。

而朱爸对于失去味觉这件事敏感和伤怀,于我而言,更像是一种暗喻。味觉的退化暗示着朱爸对于自己开始模糊的人生的恐慌,以及家庭关系窸窸窣窣开始疏离的无奈,最后尝汤时候发现自己味觉的回归,也直指着朱爸对于当下安逸生活的满足和释然。

而且,朱爸和锦荣结合得确实好,尽管发展得有点突然,却是最点睛之笔直指电影名——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朱爸说“人生不可能等到什么材料都齐了才下锅”多多少少藏了点为自己开脱的嫌疑,而至于经不经得起推敲,这要让看客们自己评说了。

电影里最爱的是家里的张圆桌,更爱圆桌上那白底红色沿金丝勾边那一整副碗筷——大概画得也是龙凤呈祥那类的,俗气吗?有点,但是偏偏爱的是那一抹红的热闹。

后记:

闲着时候看了一些电影,原先口味叼些,挑着演员挑着导演看的片子,现在却无所谓,杂食了起来,而且大部分随了主流,看过便罢,有酒肉穿肠过的粗俗,却没有佛祖心中留的悟性。有的电影也着实粗浅,女人的眼泪又太好骗,几乎是看一部电影哭一场,若赶上阴雨天,眼泪还能留得更长些。而有的电影确实值得咀嚼。一只鸭子要怎么杀,肚子里要填什么料,柴要用那种柴,火要什么火,什么料后下香味才进得去,都是讲究——电影亦是如此,演员的台词多了一点,便心生嫌弃,觉得太腻;可是要是那窗户外面站着的人导演故意不说穿,影影绰绰的画面又让人心心念念。所以,和做菜一样,把握“火候”是功夫。

看完电影随手写点感触,我想这确实是有利而无害的——即便是那些速食的电影,个中也有自己的味道,还有爆米花的陪葬,当做消遣也无妨,是不必事事都如此认真的。因为你我都明白,有的电影虚晃一招,那情节是催人泪下好似红油火锅,泪流满面却有停不下来;而有的电影,一招“鲜”,却实实在在是温和进补,那是埋进身子骨里的“好药膳”。


20161019写的《饮食男女》观后感

   
© sonia | Powered by LOFTER
评论